022-28196570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  新闻中心

沥青胶泥的施工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

2025-04-23 08:39:10

一、施工工艺优化

1. 基层处理

   - 在施工前,必须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,去除混凝土表面的灰浆疙瘩、水泥粉末和浮灰等杂质,确保基层干燥、平整。

   - 对于混凝土基础,建议使用钢丝刷、毛刷配合油工铲刀进行清理。 

2. 底涂处理

   - 在基层清理完成后,需涂施冷底子油。通常需涂施两遍冷底子油,第一遍晾干后进行第二遍涂施,确保基层与沥青胶泥之间的粘结性能。 

3. 沥青胶泥涂层施工

   - 冷底子油晾干后,按划分好的施工顺序依次滚涂沥青胶泥涂层。

   - 沥青胶泥的涂抹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,一般厚度在2mm左右,表干时间约为24小时(户外)或48小时(室内)。 

4. 施工环境控制

   - 高温环境:在高温条件下施工时,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,避免胶泥过度软化。同时,可在胶泥表面撒布细砂或涂覆保护涂层,减少高温直晒的影响。

   - 低温环境:低温施工时,可对胶泥进行适度加热(150~180℃),提高其流动性和粘结力。同时,确保基面干燥并加热至适当温度,以改善胶泥的粘结效果。 

5. 施工细节优化

   - 对于复杂的施工部位,如裂缝、接缝等,可采用专用工具进行精细处理,确保密封性和防水性。

   - 在施工过程中,应避免沥青胶泥的停滞和交叉铺设,保持均匀性和连续性。

 

 二、质量控制

1. 原材料质量控制

   - 严格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,包括沥青、填料和添加剂,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。

   - 对每批次的原材料进行进货检验,确保质量稳定。 

2. 工艺控制

   - 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施工,包括基层清理、底涂处理、涂层施工等环节。

   - 在施工过程中,应定期检查施工质量,确保涂层厚度、均匀性和粘结性能符合设计要求。 

3. 产品检验

   - 沥青胶泥的检测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,包括外观、密度、黏度、粘结强度、耐水性等指标。

   - 对成品进行抽样检验,确保其性能符合质量标准。 

4. 施工后的保护

   - 沥青胶泥施工完成后,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,如覆盖塑料布等,避免因外界因素影响其固化过程。

   - 在固化过程中,应避免人员和设备的踩踏或碰撞。

 

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,可以有效提升沥青胶泥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,确保其在防水、防腐等工程中的应用效果。

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1811号 备案号:津ICP备11007465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