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氢氧化镁-膨胀石墨复合体系的阻燃玛蹄脂性能优化研究
一、研究背景
玛蹄脂(Mastic asphalt)因具有优异的防水、防腐性能而在隧道、屋面及桥梁铺装中广泛应用,但其有机组份易燃、发烟量大,限制了在防火要求较高场合的使用。氢氧化镁(MH)分解吸热、抑烟且无毒,可膨胀石墨(EG)受热膨胀形成“蠕虫”状炭层,二者协同可兼顾阻燃、抑烟与力学性能。本文系统考察了MH-EG复合体系对玛蹄脂阻燃性能的优化规律及作用机理。
二、实验设计
1. 原材料
玛蹄脂基料:SBS改性沥青 60 wt%,石灰石粉
25 wt%,石英砂 15 wt%。
阻燃体系:MH(平均粒径 9.3 μm,工业级);EG(粒径 76–110 μm,膨胀倍率 250 mL g⁻¹)。
2. 试样制备
固定阻燃剂总掺量 30 wt%,按 MH:EG 质量比
1:0、2:1、1:1、1:2、0:1 设 5 组配方;175 ℃下高速剪切 30 min 后浇注成型。
3. 表征方法
极限氧指数(LOI)、UL-94 垂直燃烧、锥形量热(50 kW m⁻²)、热重分析(TG,N₂ 氛围,10 ℃ min⁻¹)、SEM 观察炭层形貌、拉伸-弯曲-软化点-针入度全套沥青性能测试。
三、结果与讨论
1. 阻燃性能
当 MH:EG = 1:0.5(即 EG 占总阻燃剂 33 %)时,LOI 由 19.4 %(空白玛蹄脂)提升至 30.2 %,UL-94 达到 V-0
级;锥形量热峰值热释放速率(p-HRR)降低 67 %,总烟释放(TSP)下降 54 %。随 EG 比例继续增大,p-HRR 进一步下降,但 LOI 出现平台,表明 1:0.5 已接近最佳协同点。
2. 热降解行为
TG 曲线显示,MH 单独体系主要失重区位于 300–400
℃,失重后残留 MgO 骨架疏松;引入 EG 后,EG 在 200 ℃左右开始膨胀,填充
MH 失重产生的孔洞,使 600 ℃ 残炭量提高至 42 %,炭层致密连续,隔绝热量与氧气传递。
3. 炭层形貌
SEM 表明,MH-EG 协同体系燃烧后形成“石墨蠕虫 + MgO 微晶”互穿网络,孔洞尺寸显著减小;而单 MH 体系炭层多裂纹,单 EG 体系炭层机械强度不足,易被气流破坏。
4. 力学与施工性能
当 EG 比例 ≤ 40 % 时,软化点提升 8–11 ℃,低温弯曲通过 –20 ℃
测试,拉伸强度保持率 ≥ 90 %;但 EG 过量(> 50 %)导致体系粘度剧增,施工和易性下降。综合确定 MH:EG =
1:0.5 为兼顾阻燃与施工性能的最佳配比。
四、协同阻燃机理
1. MH 吸热分解:Mg(OH)₂ → MgO + H₂O↑,稀释可燃气体并带走热量。
2. EG 物理膨胀:生成蠕虫状石墨,填充 MH 留下的孔洞,形成致密隔热层。
3. 化学协同:MgO 与石墨片层共同构筑“陶瓷-碳”复合屏障,抑制基料裂解挥发物逸出,降低质量损失速率;同时石墨层反射热辐射,MgO 层阻隔氧气渗透,实现多重防护。
五、结论
(1) MH-EG 复合阻燃体系在玛蹄脂中表现出显著协同效应,最佳质量比为 MH:EG =
1:0.5。
(2) 在此配比下,LOI 提高 10.8 个百分点,p-HRR 降低
67 %,TSP 降低 54 %,UL-94 达到 V-0 级,且力学性能与施工性能满足工程要求。
(3) 协同机理归因于 MH 吸热抑烟与 EG 膨胀成炭的物理-化学双重屏障作用,为无卤、高效、低成本阻燃玛蹄脂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可行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