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2-28196570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  新闻中心

SBS改性沥青胶泥在机场跑道接缝灌缝中的长期耐久性评估

2025-08-13 09:13:25

一、研究背景 

机场跑道接缝的灌缝材料需同时满足高弹性、耐高低温循环、耐紫外老化、耐燃油侵蚀及耐动态荷载疲劳等苛刻服役条件。SBS(苯乙烯-丁二烯-苯乙烯)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胶泥因其优异的粘弹性能,在国内外机场道面接缝维护中被广泛采用。然而,航空交通量的持续增长、大温差及高紫外辐射环境,使胶泥的耐久性问题日益突出,亟需建立基于长期服役数据的系统评估体系。

 

二、试验方案 

1. 材料组成 

   70A级道路石油沥青为基料,SBS(线型/星型质量比30/70)掺量4.5 %;复配0.3 %增塑剂、0.2 %抗氧剂、0.15 %紫外吸收剂、6 %橡胶粉及12 %重钙粉,制备成接缝专用胶泥。 

2. 加速老化与疲劳耦合试验 

   a. 紫外-热氧耦合老化:75 ℃、1.0 W m⁻² @ 340 nm168 h336 h504 h 

   b. 盐雾-冻融循环:5 % NaCl 溶液,-20 60 ℃,300 次; 

   c. 动态剪切疲劳:DSR 10 Hz,应变控制0.5 %,温度扫描-15 ~70 ℃,循环次数10⁶; 

   d. 现场跟踪:华北某4E级机场跑道纵缝,2018~2023 年,累计起降约28 万架次。 

3. 评价指标 

   软化点、25 ℃针入度、5 ℃延度、弹性恢复、剪切疲劳寿命、界面粘结强度、低温弯拉、表面能、FTIR 官能团变化、SEM 微观形貌。

 

三、结果与讨论 

1. 热氧-紫外耦合老化 

   老化504 h后,胶泥软化点上升8.7 ℃,5 ℃延度下降38 %,羰基指数(C=O)由0.12增至0.31,表明SBSPB段发生明显断链,沥青芳香分氧化缩合;SEM显示表面出现微裂纹,深度约3050 μm,裂纹尖端伴随填料-基体脱粘。 

2. 盐雾-冻融循环 

   300 次循环后,界面粘结强度由1.8 MPa降至1.1 MPa,质量损失0.7 %FTIR出现SiOSi新峰,说明抗氧剂水解产物迁移至表面形成脆性膜,导致低温脆化温度由-28 ℃升至-22 ℃。 

3. 动态剪切疲劳  

   60 ℃、10 Hz条件下,胶泥疲劳寿命Nf随老化时间呈指数衰减:Nf=1.6×10⁷·exp(-0.0072t)R²=0.96;未老化样品表现为典型的粘弹性耗散,老化504 h样品出现明显的弹性模量平台,表明SBS网络结构已部分破坏。 

4. 现场跟踪 

   5 年现场观测表明,胶泥表面出现轻微龟裂,但裂缝未贯穿;接缝渗水率保持<5 %,满足MH/T 5004-2010《民用机场沥青道面设计规范》要求;钻芯取样测得25 ℃弹性恢复仍达72 %,仅比初始值下降6 %,显示良好的长期耐久性。

 

四、耐久性衰变模型 

基于现场与实验室数据,建立“老化-疲劳耦合损伤”模型: 

D(t,T,ε)=D₀·[1-exp(-(t/τ)^β)]·[1+α·ε^γ

其中τ₀·exp(Ea/RT)Ea=78 kJ mol⁻¹,β=0.88,α=0.015,γ=1.2 

模型预测25 ℃服役条件下,胶泥性能衰减到临界值(延度<10 cm,界面粘结强度<0.8 MPa)所需时间约为12.3 年,与现场观测趋势吻合良好。

 

五、提升耐久性的技术措施 

1. 微观结构优化 

   采用星型SBS与线型SBS质量比2:1,提高交联密度,增强老化后的模量保持率。 

2. 多功能协同抗老化体系 

   引入0.3 %受阻酚类抗氧剂与0.1 % HALS(光稳定剂)复配,羰基指数降低42 %,紫外老化寿命延长1.8 倍。 

3. 界面增韧 

   通过硅烷偶联剂处理橡胶粉表面,提高与沥青基体的界面粘结强度15 %,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30 % 

4. 施工工艺控制 

   灌缝温度控制在180190 ℃,保证胶泥充分渗入缝壁;施工后24 h 内完成二次压实,减少内部气泡,提高密实度与耐久性。

 

六、结论 

(1) 长期服役及加速试验表明,SBS改性沥青胶泥在机场跑道接缝环境中的主要失效模式为热氧-紫外耦合老化导致的SBS断链及界面脱粘。 

(2) 建立的“老化-疲劳耦合损伤”模型可准确预测胶泥在25 ℃服役条件下的剩余寿命,预测结果与现场5年实测数据吻合。 

(3) 通过微观结构优化、多功能抗老化体系及施工工艺改进,可将胶泥在典型机场环境下的服役寿命由810年提升至12年以上,满足高等级机场道面长期免维护需求。

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1811号 备案号:津ICP备11007465号-1